初秋的北京,天气微凉,但在海淀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馆内,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,十多名身着白色击剑服、头戴护面的小剑客们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敏捷地移动、突刺,金属剑身碰撞的清脆声响与教练的指导声、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,充满了活力与激情,场边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正专注地观察着训练,眼神中流露出欣慰与期待。
“看到孩子们能够重新回到剑道,尽情地奔跑、交锋,脸上洋溢着纯粹的笑容,这是我们作为从业者最感到快乐和满足的时刻。”在接受采访时,王钰动情地说道,她的这番话,道出了过去一段特殊时期后,青少年体育工作者普遍的心声,也揭示了她目前工作的核心目标——不仅仅是恢复训练,更是要让孩子真正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,让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健康、可持续地发展。
后特殊时期,重建信心与乐趣是首要任务
过去几年,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各行各业造成了冲击,体育培训领域也不例外,线下的集体课程、比赛活动曾一度长时间暂停,这对于需要特定场地、面对面教学的击剑运动而言,挑战尤为严峻。
“那段时间,我们都很焦虑。”王钰坦言,“不仅仅是担心协会和俱乐部的运营,更揪心的是孩子们的运动习惯和兴趣被打断,击剑是一项需要持续练习来保持手感、体能和战术思维的运动,长时间的间隔,可能导致技能生疏,更重要的是,可能会消磨掉孩子们对这项运动的热爱。”
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步恢复正常,北京市击剑协会迅速将工作重点转向助力青少年击剑运动的复苏,王钰强调,复苏不仅仅是简单地重启场馆、恢复课程,心理层面的重建更为关键。“我们的首要任务,是帮助孩子们克服可能存在的生疏感或畏惧心理,重新点燃他乐天堂fun95们对击剑的热情,要让他们觉得,回到剑道是一件快乐的事情,而不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。”
为此,北京市击剑协会推出了一系列举措,他们指导各会员单位、击剑俱乐部在恢复训练初期,更多地融入游戏化、趣味性的教学内容,降低技术难度门槛,强调参与感和成就感,组织趣味挑战赛、技术等级闯关、击剑主题的团队游戏等,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找回状态,重建与剑道的情感连接。
“我们不强求孩子们一回来就能打出多高的水平,重要的是他们愿意来,喜欢来,享受这个过程。”王钰说,“看到孩子们在剑道上击中标靶后兴奋地跳起来,或者成功防守后与队友击掌庆祝,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,比任何奖牌都更有价值。”
击剑的独特魅力:超越竞技,塑造品格
在王钰看来,推广青少年击剑运动,不能仅仅着眼于培养专业运动员,更应该挖掘和传递击剑运动所蕴含的深厚教育价值,这正是它能吸引并留住孩子们的重要原因。
“击剑被誉为‘格斗中的芭蕾’,”王钰解释道,“它不仅是体能的较量,更是智慧、意志力和礼仪的培养。”她详细阐述了击剑对青少年成长的诸多益处:

击剑能极大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和反应速度,剑道上的交锋瞬息万变,需要运动员在极短时间内观察、判断、决策并行动,这能有效锻炼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敏捷性。
击剑培养的是策略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。“它不是一味猛冲猛打,更像是在下一盘快棋,你需要预判对手的意图,设下陷阱,灵活运用战术,这种脑力锻炼对孩子的学业和未来发展都大有裨益。”
击剑运动极其注重礼仪与尊重,无论是赛前的敬礼,还是赛后的握手致意,都体现了这项运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体育精神。“我们教会孩子的,不仅仅是如何取胜,更是如何体面地面对胜负,尊重对手、尊重裁判、尊重规则。”
击剑还能帮助孩子塑造坚韧不拔的品格和良好的抗挫折能力。“在剑道上,被击中、失败是家常便饭,但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,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调整心态,总结经验,重新站起来,这种历练,对他们应对未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至关重要。”
王钰认为,当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击剑带来的这些超越胜负的乐趣和成长时,他们对这项运动的热爱才会更加持久和深刻。“我们希望,通过击剑,孩子们能成为一个更专注、更聪明、更懂礼貌、内心更强大的人。”
多措并举,营造良好的青少年击剑发展生态
为了持续激发青少年对击剑的兴趣,并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享受这项运动的快乐,北京市击剑协会在王钰等人的推动下,正在从多个层面构建更完善的青少年击剑发展体系。
在赛事活动方面,协会着力打造分层级、多样化的青少年击剑竞赛平台,除了传统的竞技性锦标赛、冠军赛外,还大力推广俱乐部联赛、校级对抗赛、新人赛等参与度更广的赛事。“目的是让不同水平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比赛,体验击剑竞赛的魅力,在实战中提升自己,感受拼搏的乐趣。”王钰介绍道。
在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建设上,协会定期组织培训、研讨,不断提升基层教练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。“一位好的教练,不仅要懂技术、会教学,更要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,善于发现和保护他们的兴趣,引导他们享受击剑。”王钰强调,加强裁判员培训,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,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竞赛环境。
在击剑文化的普及上,协会积极推动击剑进校园活动,与中小学合作开展击剑体验课、社团活动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项相对小众的运动。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,打破击剑‘高大上’的刻板印象,让它成为触手可及的、有趣的课外活动选择。”
展望未来,王钰对青少年击剑运动的发展充满信心。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,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体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,击剑运动兼具竞技性、教育性和文化性,其独特价值正在被更多人看到和认可。”

她表示,北京市击剑协会将继续以服务青少年为核心,不断创新活动形式,完善培养体系,加强与教育部门、社会力量的合作,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健康、快乐、专业的击剑运动环境。
“我们的目标很明确,”王钰总结道,“就是让每一个选择击剑的孩子,都能在剑道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,收获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,当他们多年后回首,会发现这段手持长剑、身着白衣的岁月,是成长中无比珍贵和闪亮的记忆,而这,也正是我们所有击剑从业者前行的最大动力。”
评论